沙漠變綠洲對地區生態的影響
來源:環保114 發稿時間:2020-07-08 08:02:46 發稿編輯:影子
地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地形、氣候、植被、土壤、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相互制約,相互影響,這就是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。
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首先體現在,某一區域中的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的,某些區域之所以沙漠廣布,分布荒漠自然帶,主要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氣候干旱,地表水缺乏,植被難以生長。
比如我國的西北地區,由于深居內陸距海遙遠,加上地形封閉,來自海洋的水汽難以到達,形成了降水稀少的溫帶大陸性氣候,地表都分布溫帶荒漠自然帶,地表很少有河流分布,土壤貧瘠,發育不完全。在我國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區,主要的水源來源是來自高山的冰川融化水,所以,塔里木盆地的聚落多分布在山麓沖積扇地區,有水源的地區才有綠洲的出現。
人類當然可以通過工程建設來改造沙漠,比如沙特阿拉伯就在沙漠地區建設噴灌系統,把沙漠改造成了良田,其關鍵是要有水源來源,沙特阿拉伯主要是利用地下水和海水淡化。由于,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,我們改變了其中一個要素,必然會影響到其他要素,沙特就面臨著地下水資源逐漸枯竭的狀況。
我國的塔里木盆地,高山的冰川融化水匯聚成了我國最大的內流河塔里木河,人類生產生活用水量不斷增加,使得塔里木河的徑流量不斷減少,最終使得羅布泊干涸,所以對于沙漠地區的改造要審慎進行。